![]() |
![]() |
|
![]() |
六部委叫停“无抗奶”的宣传后,多家乳企向记者称,虽然没有做“无抗”宣传,但他们的产品也是不含抗生素的。“‘无抗’是基本要求,不是什么卖点。”一乳企负责人表示。
昨日,卫生部官方网站通告,近期少数乳品企业宣称生产“无抗奶”,误导消费者,严重扰乱了乳品生产经营秩序。卫生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国家食药监局联合发出公告,严禁在乳品标签、标识和广告中宣传“无抗奶”等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
这一政策的出台,让长达7年的“无抗奶”争论画上了休止符,也给一些多年将此作为卖点的企业泼了一盆冷水。
禁止“无抗”宣传
公告称,为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规范乳品生产经营活动,根据《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等法规规定,自即日起,各乳品生产经营和餐饮企业应当停止“无抗奶”生产经营活动。自2009年6月30日起,各有关监管部门开始依法查处。
公告要求,奶畜养殖者、生鲜乳收购者和乳制品生产企业要严格执行《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法规的规定,禁止销售、收购和加工尚在用药期和休药期内的奶畜产的、不符合健康标准或者未经检疫合格的奶畜产的以及其他不符合法规标准的生鲜乳,确保乳品质量安全。
各地要加强奶畜养殖、生鲜乳收购、乳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消费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发现乳品违法生产经营活动和宣传“无抗奶”的,消费者有权向当地卫生、农业、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举报。
长达7年的喧嚣
“无抗奶”这一概念是由光明乳业(600597.SH)率先提出来的。2002年4月,光明乳业“铁娘子”王佳芬在一次乳业巨头会上宣称,光明将在上海实现“无抗奶”,达到牛奶不含抗生素的国际标准,并开始推广“无抗奶”概念,光明产品的包装上都打上了“无抗生素”字样。此后,包括三元在内的国内多家企业也纷纷打出“无抗”牌。
据了解,奶牛在天气潮湿或换季时最易患乳腺炎,另外采用机械榨乳也比人工挤奶更易让奶牛患乳腺炎,这时必须向牛乳房部位直接注射抗生素才能让奶牛尽快恢复健康。但经过抗生素治疗的奶牛,在7天内产生的牛奶会有抗生素残留,这种奶不能作为食用奶原料进行加工生产。
而6年来,业内对“无抗奶”概念的争论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按照国家乳品质量监管条例规定,兽药残留超标的奶源不允许收购或加工,也就是说,在收购奶源中兽药残留本来就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而一些企业却将把‘无抗奶’作为卖点在市场上进行炒作,这会误导消费者的认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目前市场上乳制品的兽药残留都是达标的。
早在2002年7月,中国奶业协会、中国乳制品协会发布《有抗奶无抗奶报告》,宋昆冈在该《报告》中向业界表达了两个观点:一是炒作“无抗”概念没有意义,乳品企业不要再炒了;二是“有抗”依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费者不必恐慌。
![]() |
![]()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诚聘英才 | 公司介绍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5-2007 fooo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证040386号![]() |
![]() |